66號 廖浩余 http://b9632066.blogspot.com/洛杉磯空氣品質糟 衛生單位發出紅色警訊
67號 許燿宇 http://b9632067.blogspot.com/加州 洛杉磯 MLB道奇隊
68號 陳俊賓 http://b9632068.blogspot.com/洛杉磯國際機場
69號 蔡旻錡 http://b9632069.blogspot.com/洛磯山國家公園
70號 鄧力敦 http://b9632070.blogspot.com/洛杉磯湖人隊
71號 王馨眉 http://b9632071.blogspot.com/洛杉磯-葛瑞菲斯公園
72號 張芳瑜 http://tatayu1989-geography.blogspot.com/洛杉磯-古蹟
73號 袁哲希http://sarah3208.blogspot.com/洛杉磯旅遊景點
74號 陳玫吟 http://www.b9632074.blogspot.com/洛杉磯比佛利山莊
75號 古璦寧 http://geography-and-environment.blogspot.com/洛杉磯蓋蒂中心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洛杉磯---聞名世界的汽車業和電影業


→洛杉磯車展
汽車業也是洛杉磯的重要經濟支柱。雖然洛杉磯本身並沒有汽車生產工業,但是以洛杉磯為中心的南加州地區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其中光是大洛杉磯地區就有約1000萬輛汽車),更是美國汽車潮流的發源地。除了日產(Nissan)和富士重工(Subaru)之外,所有來自日本及韓國的汽車公司皆在大洛杉磯地區設立其美國地區的營運總部,例如豐田(Toyota),本田(Honda),馬自達(Mazda),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鈴木汽車(Suzuki),五十鈴(Isuzu),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s)及起亞(Kia)。還有其他不少歐美汽車公司均在大洛杉磯地區設有設計室,以便了解美國汽車潮流的趨勢,使得洛杉磯已儼然成為底特律以外,美國的另一汽車之城。每年12月初時在洛杉磯會議中心(Los Angeles Convention Center)所舉辦的洛杉磯車展(LA Auto Show)是美國國內規模僅次於底特律北美國際車展(NAIAS)的第二大汽車展,且與注重量產車與技術概念的北美國際車展不同,洛杉磯車展主要是以車輛的設計風格作為討論重點。

.jpg)
電影業是洛杉磯另一個聞名全球的重要產業,主要集中在市區內的好萊塢地區。電影業在洛杉磯能夠紮根發展,與洛杉磯的氣候及地理環境有著極大的關係。由於全年少雨又基本上不會降雪,陽光普照的時間長,成為了取外景的最佳地點。加上洛杉磯附近地理變化多,有山有海,取外景非常容易,因此漸漸成為了電影業的重心。
[參考資料]大紀元時報2005.1.6→http://tw.epochtimes.com/bt/5/1/6/n771823.htm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嘉年華:Calle Ocho


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住有相當多的古巴籍美國人,每年他們都會舉辦Calle Ocho節。Calle Ocho (唸做kye-yay oh-cho)意思是西班牙文的第八街,而且是美國境內最大的拉丁文化慶祝活動。第八街是小哈瓦那區(Little Havana)最熱鬧的一條街,而且也是邁阿密當地的古巴文化中心。
Calle Ocho是一個大型的街道派對,節慶舉辦時,整條街都會封鎖起來,街上充斥了音樂、舞蹈、視覺藝術、食物及其他的有趣事物!Calle Ocho始於1978年,旨在聯繫各西班牙裔社群,它大受歡迎,原只預計會有10,000人出席,但活動當天的參加人數卻達100,000人!這個節慶一年比一年盛大,到了現在,這項盛會已被稱為邁阿密嘉年華,每年三月會連續舉行二星期多。
Calle Ocho是一個大型的街道派對,節慶舉辦時,整條街都會封鎖起來,街上充斥了音樂、舞蹈、視覺藝術、食物及其他的有趣事物!Calle Ocho始於1978年,旨在聯繫各西班牙裔社群,它大受歡迎,原只預計會有10,000人出席,但活動當天的參加人數卻達100,000人!這個節慶一年比一年盛大,到了現在,這項盛會已被稱為邁阿密嘉年華,每年三月會連續舉行二星期多。
自馬利爾偷渡事件 (Mariel Boatlift) 發生後,這裡成為古巴人流亡的聚居地,現在已發展成富有特色的古巴居民區,因此這裡名叫小夏灣拿。這裡的主要語言是西班牙語,走在熱鬧的街上幾乎聽不到有人說英語。小夏灣拿的中心是卡拉奧喬街(Calle Ocho),其實是將西南第8街譯成西班牙語,懂得西班牙語的人會知道Calle Ocho只解作第8街而已。整條街的兩旁都佈滿了富有古巴特色的店舖、咖啡店、唱片店、藥房、服裝店,連新娘晚裝店也有。當你走過Power Records,立體聲喇叭所播放的是薩爾薩舞曲和其他拉丁音樂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小夏灣拿一點也不像個遊客區。她並不像唐人街那樣集中,而且根本算不上是個旅遊景點。她只是一個古巴居民區,偶爾才有一次街頭集會或慶典。你別以為在這裡會看到身穿緊身褲的爵士樂天皇與衣著性感的天后,在狂歡熱鬧的巡遊中表演。相反,大部份時候你只會看到在馬克西莫哥邁斯公園 (Mximo Gmez Park)裡面玩骨牌的老人。小夏灣拿位於邁阿密的南面,共有10個街區,以卡拉奧喬街中心。
[資料來源]→ MyChat 數位男女 國外旅遊分享 -> 邁阿密http://bbs.mychat.to/read.php?tid=523457
2007年10月6日 星期六
魁北克--象徵
*象徵
魁北克的格言是 Je me souviens (我牢記在心)。這句話刻在魁北克省議會大樓的前面。魁北克省徽及車牌上也有這句話。
魁北克的圖案象徵是鳶尾花,一般為白色藍底。
魁北克的省旗是藍底白色十字,四角各有一朵鳶尾。這個旗幟是1948年被確定為省旗的。藍底白色十字曾經是法蘭西王國的國旗。
省徽頂部為三朵黃色百合,象徵法國王室。中部為代表英國王室的金獅,下部為代表本地人民的三葉楓樹枝。
魁北克省花為鳶尾。魁北克曾經用百合(法國的象徵)作為省花,後被本地產的鳶尾替代。
魁北克省鳥為雪鴞。
法語加拿大的守護聖人是施洗者約翰。自1977年來,聖約翰日(6月24日)是魁北克官方省慶日。民族主義者Gilles Vigneault所作的歌曲「Gens du pays」(國家的人民)常被當作魁北克的非正式國歌。
魁北克有時候也被稱做「La Belle Province」(美麗省)。70年代前這個片語被用在汽車牌照上。70年代以後被官方格言「Je me souviens」(我牢記在心)所替代。

魁北克的圖案象徵是鳶尾花,一般為白色藍底。
魁北克的省旗是藍底白色十字,四角各有一朵鳶尾。這個旗幟是1948年被確定為省旗的。藍底白色十字曾經是法蘭西王國的國旗。
省徽頂部為三朵黃色百合,象徵法國王室。中部為代表英國王室的金獅,下部為代表本地人民的三葉楓樹枝。
魁北克省花為鳶尾。魁北克曾經用百合(法國的象徵)作為省花,後被本地產的鳶尾替代。
魁北克省鳥為雪鴞。
法語加拿大的守護聖人是施洗者約翰。自1977年來,聖約翰日(6月24日)是魁北克官方省慶日。民族主義者Gilles Vigneault所作的歌曲「Gens du pays」(國家的人民)常被當作魁北克的非正式國歌。
魁北克有時候也被稱做「La Belle Province」(美麗省)。70年代前這個片語被用在汽車牌照上。70年代以後被官方格言「Je me souviens」(我牢記在心)所替代。

←魁北克省鳥為雪鴞
←聖若翰洗者
[圖片來源2.]→維基百科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9/TitianStJohn.jpg/397px-TitianStJohn.jpg
2007年10月2日 星期二
斯德哥爾摩--文化
*文化
斯德哥爾摩作為瑞典的首都,有很多國家級的文化研究所。最著名的是兩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佈的世界遺產:德寧翰宮(Drottningholm)和斯考哥司基考哥登森林墓園(Skogskyrkogården)。

斯德哥爾摩老城
斯德哥爾摩最古老的部分是老城(Gamla stan),它主要建造在Stadsholmen島上。它保留了中世紀的街道系統,兩條主路東長街(Österlånggatan)和西長街(Västerlånggatan)交叉橫貫整個島,還有一些小路通往岸邊。島上有名的建築包括巨大的德國教堂(Tyska kyrkan),一些公館和宅邸,如貴族院(Riddarhuset,諾貝爾的住宅)等。

1998年斯德哥爾摩被評為歐洲文化之都。
斯德哥爾摩老城
斯德哥爾摩最古老的部分是老城(Gamla stan),它主要建造在Stadsholmen島上。它保留了中世紀的街道系統,兩條主路東長街(Österlånggatan)和西長街(Västerlånggatan)交叉橫貫整個島,還有一些小路通往岸邊。島上有名的建築包括巨大的德國教堂(Tyska kyrkan),一些公館和宅邸,如貴族院(Riddarhuset,諾貝爾的住宅)等。

1998年斯德哥爾摩被評為歐洲文化之都。
*文學
和斯德哥爾摩相關的文學家包括:詩人和歌詞作家卡爾·麥可·貝爾曼(1740年-1795年),小說家和戲劇家奧古斯特·斯特裡德伯格(1849年-1912年),小說家雅爾瑪·瑟德爾貝里(Hjalmar Söderberg)(1869年-1941年)。其它的名人還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埃溫特·詹森(1900年-1976年),流行詩人和作曲家埃弗特·陶貝(1890年-1976年)。小說家皮爾·安德斯·弗根斯特姆(1917年-1998年)寫了一系列的小說描繪19世紀到20世紀中期斯德哥爾摩的生活。
[圖片來源1]→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e/Drottningholm_Palace.JPG
[圖片來源2]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c/GamlaStan_from_Katarinahissen_Stockholm_Swe.jpg
訂閱:
文章 (Atom)